未來展會模型之設計(中國畜牧業博覽會:一套理論,一組模型,一個案例)
文章來源: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 作者: 劉強德 中國畜牧業協會 副秘書長 日期: 2013-03-22 |
一、展會理念:打造中國畜牧業展覽會事業財富共同體
事業財富共同體兩個基本條件,一是熟悉彼此資源,平等嫁接資源,二是內部是商業化模式,對外是合作社模式。
中國畜牧業協會是畜牧行業從業者之家,中國畜牧業展覽會是一個開放的行業綜合性展示和服務平臺,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平臺的參與者和締造者。2010年,協會提出“人人辦展會,展會為行業”口號,鼓勵媒體和大企業在展會期間舉辦各類活動,由原來的甲乙雙方身份變為共同甲方身份,聯合為觀眾和展商提供增值服務。經過探討,逐漸確立了“畜牧周和專業主題日”的活動方案,第九屆(2011)中國畜牧業展覽會的“畜牧周”內舉辦40余場各種層次的論壇、發展大會、講座、沙龍、培訓、參觀等活動,讓行業內的各類從業人員均可找到適合自己的“饕餮大餐”?!皩I主題日”分別設置為養豬日、家禽日、飼料日、動保日、機械日、畜牧日六個,要求各個專業主題日內容緊扣專業,形式靈活,讓展商在活動中得以推廣宣傳,讓觀眾在互動中實現學習交流。2011年6月,九屆展會結束之后,協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,提升展會合作理念,號召全行業的優勢資源精誠合作,共同打造中國畜牧業展覽會事業財富共同體,進一步明確了協會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原則。第十屆(2012)中國畜牧業展覽會確立了“一周三展十日六十論壇”、“畜牧百千萬工程”主體內容,“一周”即中國畜牧周(5月15~20日),“三展”即第十屆中國畜牧業展覽會、第三屆中國生物質能源展覽會和第二屆中國優質畜產品展銷會,“十日”即養豬日、家禽日、飼料日、動保日、機械日、畜牧日、動物營養安全日、畜產品美食文化日、創新畜牧產品發布日、會員高端培訓體驗日,六十論壇包括第三屆(2012)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二屆全球肉雞產業論壇、中國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、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、中丹豬業論壇、第三屆生物質能源高層論壇、第二屆中國畜牧飼料產業發展國際論壇、首屆南方土雞(蛋)產業發展大會、首屆(2012)畜牧飼料機械操作大賽、第二屆全國動物營養安全高層論壇、第三屆中國農牧業成功智慧大型論壇、全國獸藥經銷商專題論壇、第二屆飼料蛋白源應用新技術研討會暨蛋白源大會、母豬飼料生產與應用技術高端研討會等,“畜牧百千萬工程”及百家畜牧大縣招商引資對接會、千人專業買家團、萬人人才招聘會。第十一屆(2013)中國畜牧業博覽會再次確立了“一周三展十日百家論壇”的主題內容,統一組織企業參展的嘉年華形式和實現展商與觀眾有效溝通的APP二維碼服務,展商和觀眾真正成為展會平臺的主人,并利用組委提供的軟硬件服務提升參展觀展及合作效率。
二、展會模型:流星模型、太陽模型、蛛網模型和磁場模型
流星模型是傳統展會模型,組委會搭建展會平臺,展商自由參展,這種展會展商與組委會黏貼度不高,在沒有獲取滿意的參展效果的情況下,很容易流失,像流星一樣,偏離軌道。
太陽模型是服務型展會模型,組委會通過組織豐富的專業活動,為展商提供服務,像太陽的光芒一樣,通過服務黏貼住展商,使展商獲取較為滿意的參展效果。2011年第九屆畜牧展就是這個模型,協會組委會會同各媒體組織各項活動,廣泛召集觀眾參與,使展商擺脫單一的展位孤立宣傳,變為主動對接各項活動,在活動中實現客戶尋找和接洽、企業形象展示等。
蛛網模型是密集服務型展會模型,服務項目將更加專業、更加多樣性,而且各個活動承辦單位的服務相互打包,呈獻給展商更加立體、更為強大的綜合服務。2012年第十屆中國畜牧業展覽會即是此模型,各專業主題日在關聯產業鏈上相互打包服務內容,組織產業鏈的有效對接,企業的現場的各項活動也與各專業主題日相互借勢,實現蛛網式緊密地聯合,如企業的新品發布結合“創新畜牧產品發布日”活動,使其產品傳播更具權威性和廣泛性等。
磁場模型是更為有序的專業服務型展會模型,磁場有標準的軌道和強大的磁力,體現在展會上的理念就是真正實現展商和觀眾價值,2013年第十一屆中國畜牧業博覽會就是這個模型的初嘗試。2013畜博會首先在定位上較畜展會有了明晰的提升,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。
一是畜博會專業的信息內涵,是國內畜牧產業展示推廣的平臺
1、行業信息發布:畜博會期間,邀請協會、專業研究機構和組織、政府、大型企業等發布權威行業信息,如中國豬業發展年度報告、中國蛋雞發展年度報告、中國肉雞發展年度報告、中國肉牛行業發展報告、中國飼料原料產業年度報告、最新畜牧科技報告等,三天時間,了解全年發展動態。
2、個性化企業展示:展區劃分兼顧產業集中、上下關聯和個性凸顯的原則,做大集團展區、綜合展區、豬業展區、禽業展區、動保展區、飼料及添加劑展區、機械展區等,做精優質畜產品展區、生物質能源展區、國際展區等,新增中國畜牧百強展區、畜產品加工與冷藏展區、包裝與運輸展區、金融信息咨詢服務展區等。并對獲得中國畜牧業協會歷年評定獎項的企業單獨制定牌匾,懸掛展位表彰。
二是畜博會龐大的貿易內涵,是國際畜牧高端對話合作的窗口
1、貿易合作:畜博會重視合作伙伴的商貿洽談、業務合作實現,增設企業、政府及國際組織等項目發布內容,促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深度、務實合作交流,組織專場有效客戶及信息項目對接會,增加參展企業的業務達成率。
2、國際交流:規范國際參展企業的需求,組織有效地現場活動,助推國內外同行的合作;協會強化畜博會在海外的宣傳推廣,吸引國際同行參觀畜博會,并協助有需求的國際客商與國內企業對接。
3、國際會議:目前,CAHE(中國畜牧業博覽會)已與歐洲的Eurotier展、美國IPPE展、法國SPACE展、泰國VIV展建立戰略合作關系,互為推廣展會,組織觀眾,召開國際會議。
三是畜博會豐富的文化內涵,是中國億萬農牧從業者的盛會
1、畜牧嘉年華:企業的展示推廣活動不僅限于展臺、講座等形式,而是設計嘉年華的組織模式,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企業的文化、理念、產品和技術。
2、行業主題日:畜博會期間,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專業主題日活動,發布專業行業信息,推廣行業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理念、新模式,服務優秀企業。擬開設的主題日有:養豬日、家禽日、飼料日、動保日、機械日、生物質能源日、國際主題日(丹麥養豬日、英國養豬日、荷蘭日、法國日等)、動物營養安全日、畜牧信息體驗日、網上展會體驗日、畜牧高端培訓體驗日、優質畜產品日、創新產品發布日等。
3、畜牧周:5月14~20日,舉辦系列講座、論壇、大會、參觀等活動,主辦方包括協會、政府、媒體、企業、院校、金融機構等,涵蓋畜牧及相關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,適宜企業各層面人員、個體從業人員、專家、行業管理者等參加,盡享行業饕餮大餐,擬計劃活動超過100場。
在這個模型中,組委會重點通過嘉年華參展形式和基于APP的二維碼形式來實現有序、有效地服務。嘉年華是從組織形式上加強展商和觀眾的互動效果,而APP是從專業技術手段實現觀眾與展商的關注、撮合、貿易實現功能,以真正實現展商和觀眾的價值。
智能手機、移動終端、3G網絡、二維碼在不斷普及,移動信息平臺應用于會展方面,與實物展覽相結合是會展行業發展的新趨勢,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能夠提升展會現場服務水平,拓展貿易配對時空,提升展商和專業觀眾忠誠度、歸宿感,能為展商和觀眾以及展會的參與組織創造更為實惠的共同財富。
APP移動展會的優點:一是可參與度高,為觀眾提供展會信息實時查詢、展位圖隨時導航及微博信息及時發布等便利,增強展會對觀眾的粘合力;二是可操作性強,為展商提供展品/產品等信息及時發布、及展商與觀眾的互動空間;三是持久傳遞信息,參展單位與觀眾在展會中通過移動平臺建立聯系,展會結束后參展單位可隨時向關注您的觀眾推送或更新宣傳資料;四是數據管理效率高,為及時掌握展會動態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依據;五是數據使用功能拓展性強,為進一步發展會員及提高協會為行業服務的質量建立基礎。
APP移動展會實現的功能:一是觀眾可通過計算機或智能手機進行展會觀眾注冊、信息維護、入場二維碼生成、展位圖隨時查詢、微博互動等功能;二是展商可通過計算機或智能手機進行展品、產品信息的即時發布、微博互動、掃描觀眾二維碼獲取信息等功能;三是協會可通過系統后臺對展商、觀眾及展會基本信息和展會現場即時信息進行管理,并可制定必要的積分規則為展會活動增添粘合度提供支持。
展會APP功能示意圖
三、展會營銷
展會宣傳:好酒還得緊吆喝
展會的內容豐富多彩,但需要更多展商和行業從業者了解和參與,鑒于此,協會聯合六十四家專業媒體組建“中國畜牧業媒體聯盟”,共同宣傳展會,要求常年在各自媒介的主要位置重點宣傳展會信息,傳播展會理念,在宣傳展會內容的同時,引導展商和觀眾有效參與展會。但這些媒介的主要受眾對象是企業主和中高層管理人員,為了讓更多的行業從業者,尤其是廣大養殖戶、經銷商、經紀人等了解展會信息,協會同22家大型企業內刊,包括三元種業科技(首農集團)、 知識創新科技(大北農集團)、乾元浩之友(乾元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)、六和通訊(六和集團)、天人之友(青島天人集團)、峪禽人(華都集團-峪口禽業)、新牧網(溫氏集團)、雙胞胎網(江西雙胞胎集團)、佳訊(泰高中國)、牧羊報(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)、禾豐人(禾豐集團)、挑戰報(挑戰集團)、通威報(通威集團)等開展信息共享和互為宣傳合作,每天通過數百萬份的內刊報刊雜志將展會的最新消息傳遞給養雞場、養豬場、經銷商、業務員、技術員等,真正做到展會宣傳的全覆蓋。
營銷理念:上帝的上帝營銷理念
初級的營銷方案是眼中只有上帝,很多商界已在嫻熟使用上帝的上帝營銷理念,其實這同樣適用于展會。在剖析中國畜牧業展覽會之前,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:什么是展覽會?
展覽會,顧名思義,有展有覽還要有會,是由這三要素合而為一構成的。所謂“展”,無非是指展示、展品以及參展商,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參展商展示展品的行為過程。在這里,參展商作為一切動作的發出者,無疑是決定"展"的主導因素?!坝[”,觀覽、觀看、參觀,在展覽會中發出這部分動作的主體,我們通常稱之為專業觀眾。專業觀眾進入一個展覽會現場,往往帶有明確的目標,在觀覽的基礎上,對于目標范圍內的展品進行自發的交流、比較、商業洽談,甚至最終鎖定目標,現場形成訂單。因此,專業觀眾實際上是參展商展示展品的最直接的目標對象,是其潛在客戶,即其上帝。那么“會”又是什么呢?簡單地說,會,即會議。傳統意義上,展覽會的會是指圍繞著展品的展示,參展商與專業觀眾集合于特定的場地--一般是展館,而形成的一種集會?,F代意義上的展覽會卻并不僅僅限于此,除展覽展示所形成的會以外,還配套了更多的講座、論壇、會議等,甚至有眾多豐富多彩的現場活動。簡單來講,對于展會的組委會來講,“展”(展商)是組委會的上帝, “覽”(專業觀眾)是展(展商)的上帝,而“會”則是吸引“展”和“覽”的實質內容??辞暹@一點,組委會的工作重點就很清晰了,即做好做精展會內容,滿足展商和觀眾需求,加大展會推廣,吸引更多專業觀眾參與,并建立觀眾與展商的有效對接,展商自然會緊跟展會,展會的影響力和黏貼度自然也就提高了!
如圖可見,“展”、“覽”、“會”這三個要素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,密不可分,缺一則不稱其為展覽會。徜若我們用“展”代表參展商,用“覽”代表專業觀眾,而用“會”代表組會者,按照常理“顧客永遠都是上帝”,那么,“覽”是“展”的上帝,“展”又是“會”(在此也可以理解為組委會)的上帝,如此,“覽”則成為“會”的上帝之上帝。如何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,便成為決定一個展覽會質量及成功的先決條件。
我們認為,做展者立足基礎,重覽者決勝千里,組會者海納百川。參展商展示展品構成一個展覽會得以存在的基礎,沒有參展商則沒有展覽會。只有做好了參展商的服務工作,一個展覽會才能立足根基。而作為參展商參加展會這一行為的直接目標對象——專業觀眾的數量及有效率,則成為吸引參展商參展的原始動力。組會者唯有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,博釆眾家之長,舉眾人之力,同時抓好參展商與專業觀眾的服務,方可成就大展覽會。
營銷技巧:換位思考,一切替展商著想
一是展館內展位均衡營銷。每個單體展館面積均達到一萬平米以上,觀眾自入口進,展館的最后區域自然成為死角了,展商很不愿意。其實,我們知道,房地產開發商賣樓盤是有技巧的,比如,一個地段偏遠的居民樓樓盤,如果在那兒匹配建一個大型MALL(商超)或高檔學校(如人大附中),使這篇樓盤成為學區房,那么這篇樓盤就會很受歡迎了。同樣,我們在展館的所謂死角設立“專業主題日”活動區,而且活動區位于主通道的最末端,觀眾進門后,一眼便可以看見趣味鮮活的舞臺現場,而且參與活動又有很多獎品獲取,自然吸引前往駐足,如此,這個所謂死角變成了最受歡迎的好展區,很多展商還爭著搶定。如圖所示。